看着城墙下的局面,白起面无表情。倒是一旁的宋献策,感慨的说道:“大局已定,吴三桂算是完了。”前世导致大顺政权的覆灭,虽说不至于因此仇视吴三桂,但是亲眼看到吴三桂大军溃败,自然是一件舒心的事情。

            虽然大局已定,诺军士兵也高呼投降不杀,但城下的厮杀依旧在持续。因为在白起的心中,他是不介意多杀一些城下的敌人,而不是尽量多的抓一些俘虏。

            因为这些敌军士兵,和诺国在统一铁山郡、铜山郡招降的俘虏不同,联军士兵的家人,都还在他们原来的国家内,就算俘虏了他们,真正招降,恐怕也难以归心。

            西漠之上俘虏的纣王联军几万士兵,其中两万多重装步兵,被直接打散编入了诺军,是因为马上就有战斗,他们的死活诺国可以不在乎。一战下来之后,恐怕也会有一些人丧命。更何况相对于诺国的二十多万重装步兵,这两万多人融入进去,影响就比较小。

            但是,这城下可是有十五万敌军,想把这些人也全部融入就比较麻烦了,所以白起就默许了士兵对敌军的杀戮。就算暂时逃离战场,也逃不脱身后的追兵,以及东原郡遍布各城镇的民兵。白起的打算,是没准备放任何一名敌军将士离开。既然有来的勇气,就要有留下来的觉悟。

            而此战过后,恐怕再有打诺国主意的势力,恐怕就要好好掂量了。

            至于俘虏的商国车兵,则还关押在诺城之中,只有等战后再来看,这些人该怎么安排。毕竟诺城之中,还关押着纣王帝辛,以及他的两个大将,蜚蠊和恶来。

            十几万大军的溃逃,以及十几万人的追杀,场面倒是异常壮观,偶有投降的士兵,丢下兵器,跪倒在地。对于已经投降的士兵,诺军自然不会再去屠杀,除非对方做出危险的举动。

            否则的话,只会激起联军的敌忾之心,到时候他们鱼死网破之下,诺军不知道还会因此多损失多少士兵。这样的傻事,诺军上下自然不会去做。

            城下的追杀自然是一边倒的战斗,而吴三桂率领的三万撤退大军,也被打的狼狈不堪。六万多大军围上来,吴军的逃跑速度顿时被迟滞下来,最过分的是,有两支特殊兵种带头,不可一世的吴军,竟然被低自己十级的诺军压着打。

            吴三桂已经明白,此刻已经不是再报复诺国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逃出去。既然命令已经难以有效传达,那就干脆忽略掉整支大军,尽可能的在保留自身力量的情况下,逃出生天。

            好在吴三桂的亲兵还一直团聚在他的身边,他通过亲兵,控制着一个个找不到组织的吴军士兵,如果给他时间的话,他倒是可以能够重振旗鼓,可惜的是,飞虎军和兵车营,距离吴三桂的距离,也不过只有几十米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