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蹇叔的建议,诺国的特产终于迎来了春天,爆发出了强大的能量,为诺国带来了庞大的经济收入,也让李诺的举动变得疯狂起来了。

            先是斥巨资,奖励带来这一变化的蹇叔、华佗和张仲景,又让诺国医师的薪资提高了几倍。接下来,又投入巨资,举办天下英雄比武大会。

            而之前规划的东原、西漠二郡,此刻因为资金充足,似乎步子也可以迈的大一点了。之前是一县五镇这样配置的,完成之后再开辟下一个区域。

            那现在干脆每个县就设置一个三级乡镇的县城,五个附属乡镇也暂时不设置了,等完全配置好,再慢慢进行补充算了。

            而作为县城的三级乡镇,有八千人,也足以自保了。虽然东原和西漠上也有一些零星的强盗土匪存在,但还从来没有进攻过诺国的势力范围。

            而1级石制城墙,在这个乡镇开始设立的时候,就开始修建,这样的话,诺国慢慢的就算在新的疆域站稳了脚跟,等新县城的附属领地补充之后,这片新的疆域就算是完全属于诺国了。

            而除了作为民兵存在的普通乡民之外,诺国还可以派正规军去驻守。毕竟两个郡都是规划了三十多个县,属于大郡了,派一支正规军长期驻守也说得过去。

            毕竟一个县域范围内,县城有一千民兵,附属乡镇也只有两百民兵。平时维护下秩序,偶尔应下急可以,但是真的爆发战争了,还是需要正规军来处理。周文属性虽好,但是民兵终归是民兵,与正规军队相比,战斗力相差甚远。

            而只要这些新的县城设立之后,诺国的军队上限将会大幅提高。新增一个三级乡镇等级的县城,可以增加2000上限;如果升级到一级县城,则提高到5000。

            按照李诺的计划,到时候诺国直接拥有了七十多个县,就算每个两千士兵上限,那也有十五万了,如果按五千算,那就是将近四十万了。这还不算,周文的属性,可以不占军团上限,无限征召士兵。

            不过,虽然可以征召这么多士兵,但是李诺肯定不会无限制扩兵。一个国家的军民比例要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才是合理的。

            据《蜀记》载:炎兴元年(26年),“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也就是说蜀国有九十多万在籍人口,不足百万人却养了十几万脱产人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