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族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荡宋 >
        许多的时候,并不是人民不勤劳,也不是他不知道这条致富的道路,他们也知道卖柴能赚钱,更知道炭这东西比柴好用,人们更喜欢炭,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把炭卖到能卖出高价的地方,或着说不能将炭卖到需要炭的地方,所以这个产业做不起来,梁川需要的就是搞好这个产业,把这条路子打通了,控制好原材料的来源,再把握住渠道,这就是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了。首发网址m.luoqiuww.

        眼下梁川也在想要搞什么行业来赚钱,不过目前一直找不到方向。他这几天一有空就上街去打听侯赛因这小子的下落,不过这小子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所有人都说很久没见到他的踪迹了。

        狗日的不会欠钱跑路了吧,不是说这小子家大业大的,一千贯钱还会放在眼里吗,梁川想找侯赛因不单单是因为这家伙欠他的钱,更是因为他手上的资源相当的丰富,做生意要靠的就是门路,如果利用得好,借鸡生蛋无疑是最快的致富之路。

        这个家伙可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啊,难道自己可能帮助他盖一座清真寺的理由还不够诱人吗,他竟然能舍下这么大的诱耳不知去向,看来自己也是小瞧了他了,以为他足够单纯,以后打交还是要小心点,不能单单靠这些小手段就想妄图利用这些个生意之道早已取得成功的大鳄。

        眼下已经冬天了,再过不久之后就要过年了,一年就这样又过去了。不过梁川也不觉得什么,这一年也已经做了不少的事情,万店商贸店开起来了,清华书院也弄起来了,自己的房子盖好了,期间还渡过了大旱还有台风,也挺过了山民的叛乱,现在在清源县也落稳了脚根,这一切在梁川看来就是那么的梦幻,一切都像是不可能的任务。

        这一天梁川将几个人叫到了一起,连日来太忙了也没有好好休息过,赵小品难得这几天不上工,也回到了店里。听他讲这清源的人对他的节柴灶更加的感兴趣。

        清源这里没有柴禾的来源,但是每日的消耗量又特别的巨大,这一笔支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小品刚一上街说了没几家人就有人肯尝试了。要知道当初在兴化想打开市场,小品可是免费帮别人家砌灶的,试了确定省柴才将名声传开的。

        清源人果然是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毕竟人竟还有黑色的,五颜六色的眼珠子,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吗?小品现在已经自己带了几个徒弟,只做灶,其他的都不做,在兴化早就将手锤炼得炉火纯青,来了清源如鱼得水,凭着一双手就拉起了一支队伍。

        小品现在收费可是不低,做一孔节柴灶收费十贯钱,而两三天基本就能做好一孔灶出来。一个月来下来能收两三百贯钱,这还只是他亲自出马的效果。梁川告诉他没必要事必躬亲,只需要把握关键的技术就行了,比如那些砌灶基的活,大可以直接交给徒弟们去做,等灶身完成得差不多了,他再去做灶台上面的那些细活,又或着把灶台的原材料都准备好了,等搭建的时候,赵小品再过去操刀,这样工效也能提高不少,赚更多的钱。

        赵小品本来一个月能赚两三百贯钱那做梦都能笑醒了,没想到梁川这么一说好像是这个道理啊,自己没必要什么都去做,只要技术自己控制在手里,徒弟教一点无关紧要的环节,这门手艺不仅不会让别人偷师去,而且还能赚更多的钱。砌灶这里面的关键技术就在于灶膛、锅壁与灶膛之间相对距离与吊火高度、烟道和通风等的设计,并增设保温措施和余热利用装置。这些自己不去教,永远不用会饿死师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