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又如何?我当年在粤东游历,遇上山贼,拿着火铳要抢钱,还不是被赶跑了。”

        他正要去指导矿工操作,见李三光还是一脸忧色,便继续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刘大人的兵,守着四门,还要防备建奴烧田,哪里顾得了咱们,再说,矿工身强力壮,比我壮多了,遇上建奴也没什么好怕的。”

        徐霞客说罢,便朝矿工那边去了。

        李三光是辽民出身,老家在清河,一路跟随刘总兵到开原,因为略懂些风水地脉,人又老实,便被安排到徐霞客身边,给他做个帮手。见老爷这样的勇武,他也不好再说什么,拎着把铁锹也赶了过去。

        自从那日刘招孙说起挖矿之事后,徐霞客便开始实地勘测,短短几日之内,他就走遍开原周边山脉,还跑到清河河谷搜寻一番,很快便找了几处矿脉。

        刘招孙得知消息后,紧急招募三百流民,带上各式各样的装备,跟随徐霞客出城挖矿。

        这些流民都是从浑江便追随刘总兵的老人,各人对刘招孙忠心耿耿——不忠心的人也不可能一路跟到开原——加上总兵大人每月给他们发五两工钱,比战兵还高。

        大家挖矿都很卖力,想着多挖矿石给刘大人造枪造炮。

        一样卖力的还有徐霞客,过去十多年,徐霞客常年在野外跑,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特别能吃苦。他才三十岁出头,却像个五十岁的小老头,胡子拉碴不修边幅。以至于这些没去过京师的矿工,都把这他当成是个纤夫,因为拉纤卖力,被刘总兵提拔成为矿工头子。

        连续一个多月,皮肤黝黑的矿工头子带着他的矿工们在开原周边四处寻矿,随着越来越多矿工的加入,一望无垠的松辽平原被挖出了沟沟壑壑的麻子脸,郁郁葱葱的丘陵被挖出了光秃秃的废脉。

        每发现一处,矿工们便像秃鹫一样一拥而上,这些最能吃苦的矿工以惊人的体力和意志力,疯狂采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