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看到这只缸只是摆设,里面不但没有水,就连一个磕茬都没有,阴差阳错保存的完好至极,陆飞这才放下心来。

        现在抚摸着大缸的胎壁,感受着器身的敦厚,陆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这种大缸烧成后主要是在皇陵、太庙等皇家祭祀重地使用。

        但更多时候,大龙缸被闲置,被作为储水器。

        嘉靖年间,皇宫内常因燃放烟花和用火不慎等引起火灾,因而当时宫内的防火事项极为重要,便取此大缸用来储水防火。

        因结实耐用,还被用来储存粮食、油等,可谓是一缸多用。

        由于龙缸烧造难度很大,烧成后体型庞大、不易搬运。

        冬季存水时极易结冰冻裂,以及诸如动乱、变革等天灾人祸,到清唐英督窑之时,完整的明代大龙缸已很难看到。

        截至万历时保留完整的龙缸几乎少之又少,流传至今者更是凤毛麟角,也可见其如今存世是何等珍稀。

        有许多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大龙缸之所以罕见,归纳其原因,主要是因其体型较大,且工艺相当复杂,烧制成本也自然随之增加。

        而且烧造时间长,成品质量要求严格,故烧造时的各条件也需严格掌控。

        原本烧造出的成品就已极少,加之不易保存和使用不当,都是龙缸存世数量减少的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