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贵不知道的是,就是自己这样一句随口胡扯,让赵杏贞真的相信了,而且深信不疑。

        这导致日后鞑宋高层彻底梦回两晋南北朝。

        不仅仅大搞种姓制度、封建门阀,还笃信玄学,食丹服散,甚至上行下效,进一步影响到了印度其他种姓。

        印度人本来就酷爱辩经,喜欢空谈,与其老实发展,努力进步,更愿意坐而论道,寻求“思想”上的超然。

        这种民族习性在鞑宋阶层的影响下,变得愈发突出了。

        这正所谓,印度鞑宋化,鞑宋神仙化,总之,就是不可能工业化。

        当然了,魏晋风流,文人风骨嘛……

        小布尔乔亚和酸臭文人最喜欢魏晋南北朝那一套了,整天宣扬那才是最好的时代,是最开放的时代。

        毕竟他们看不见动乱与战争,看不见如同猪狗的百姓和被异族摧残的河山,他们眼里只有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只有王谢世家的锦绣书法,只有五姓七望的肆意风流。

        这也导致了,在数十年后,西方居然出现了一些所谓“文艺青年”和“吟游诗人”,他们吹捧鞑宋,说鞑靼人是能歌善舞,乐观开朗的民族,眼睛里充满和平、善良,以及纯真。

        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