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们的眼睛已经睁开了,已经往世界看了。但问题是盐不是丝绸生丝瓷器。

        就近来说……就近来说他们也做不得主。

        比如对日贸易,现在他们的产盐价,以及此时大顺的航海术,完全是有利可图的。

        但这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卖印度棉布一样,最大的问题不是市场规律,而是英国政府扭曲市场规律非要搞超高关税保护。

        日本这边也是类似,什么能卖进去、什么不能卖进去,这不是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个政治和军事问题。

        这些商人一没有枪炮、二没有战列舰,自然只能依靠大顺官方和日本去谈。

        刘钰也没说往哪卖,但这些人自然想到了往日本卖。

        之前收长芦盐的时候,为的是官运到汉口,但喊出的名义是往日本卖。

        现在刘钰再提此事,掩人耳目就方便的多。

        其实刘钰是想借海外这个理由,提前扩张淮北盐场的产能。趁着小满节气的产盐期之前,快速扩张一下产能,以便尽快完成对淮南盐的侵占。

        既然官方在生产和销售之间插了一脚进行监管,淮北盐场这些人即便盈利,也不敢轻易扩大产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