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在瑞典王位继承人问题上站俄国,丹麦也就顺势退步,给足了刘钰面子。

        论贸易额,丹麦这个亚洲公司或者叫东印度公司,在一众东印度公司里也算是大顺的优质客户了。

        至少在茶叶进口上,比英国东印度公司还要多。丹麦公司顶着个东印度公司的名头,实际上印度的贸易额只占30%,剩余七成都是和大顺的贸易。

        按照西方此时盛行的“重商主义”观点,丹麦人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大顺最好的合作伙伴。

        丹麦也没什么可以往中国运的东西,一开始倒是还能卖点钟表和音乐盒,但在英国商人总结出一条名为“往中国输送任何可复制的工艺品,都意味着本国工匠失业”的规律之前,大顺的钟表业已经在发展起来了。

        历史上,这条商业规律,总结于18世纪中后期,因为“伦敦和伯明翰发条制造商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而之前,这些发条商制造的音乐盒之类的东西,是可以直接作为交易期货票据的。

        而在大顺主动吸取外部技术的背景下,这条规律比历史上早了二十年就出现了。

        除了丝茶瓷等老几样几外,实际上大顺还垄断着一种“冶金工业”的高技术含量的拳头产品。

        西洋人称之为“tutenage”,实际上就是锌合金,这一点也是此时的欧洲各国无法生产的——前年柏林科学院的化学实验室主任马格拉夫,刚在实验室炼制出来。但实验室炼制和大规模生产,不是一回事。

        丹麦是最早做锌生意的欧洲国家之一,哥本哈根一直也是欧洲重要的锌合金交易中心。因为丹麦人最早和锌商人签订了订单,把控了很大一部分货源。

        除了白银,丹麦基本没什么往中国运的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