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由于江苏海涂土质的分布差异,两淮盐场盐作技术长期存在南煎北晒的整体分布格局淮北盐作自中大明叶废煎改晒,转为砖池结晶晒盐。

        而淮南地区,因为黄河改道的影响,黄河一度夺淮入海,造成沿海形成大量滩涂,淮河以南制盐又有移亭就卤的现象。

        虽然晒盐成本更低,利润更高,但是官府垄断经营,这点成本压力根本就不被他们看在眼里。

        故而虽然自大明中期之后淮北盐场出盐日渐增多,但是淮南盐场的煮盐确一直存在。

        海州临洪场地处淮河以北,就是一座晒盐场,五六月份正是天气逐渐转热的时候,也是盐田储水晒盐的季节。

        一大早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淮安都转运使司的一众大老爷就来到临洪场,把一众盐户召集在一起,等待着过境的太子。

        不知道太子殿下发什么神经路过淮北突然对两淮的盐场感兴趣,非要来看看。

        别人不知道这些盐转运使还不知道,太子殿下已经掌握了天津的长芦盐场,并且北方五省以及口外的食盐生意都被太子殿下垄断。

        现在要看两淮盐场,怕不是没安好心,不过两淮盐场向来跟太子井水不犯河水,即使被抢了北方的生意,他们迫于太子的地位也没有争抢。

        现在莫不是太子这次南下把主意打到他们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