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初春,乍暖还寒。

        暖日初升,流花河畔,杨柳随风抚岸,沿河的集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集市最繁华处有一家高门大户,门匾上刻“白院”二字。

        两旁是白家米庄和白家布庄,布庄对面的河边有一个私家渡口。

        渡口有个青竹凉亭,方便停船靠岸。

        一个少年躺着竹亭顶上,翘着腿,头枕在一处翘翘的竹拱上,一手举着一本古书看着,一手从边上的纸包中不时摸出一个包子咬上一口。

        也许是古书的内容太精彩,也许是包子太美味,也许被初春的暖阳晒的太舒服,少年的神情惬意无比。

        偶尔抬眼看看热闹的街市,时不时颠颠腿,时不时扬扬眉,心里暗道,老爹这几天不在家,日子过得就是舒心。

        少年姓白名云楼,出生那天,窗外白云堆若高楼,家里当时最有文才的童生老爹,给大儿起了自认最有水平的名字,很是得意,至今一到宴请酒桌上,仍时不时提上一提。

        白云楼刚满十六,已是秀才功名在身,家里虽是商贾,但因为家里出个秀才,街坊邻里都不由高看了几分。

        白家家教甚严,幼学前,小云楼聪慧顽皮,没少挨戒尺板子,但也学会了规矩礼仪。

        幼学时,家里请了县内最有资历的李老先生来家里授学,诗书文章,琴棋书画,虽大都不太精通,但都有所涉猎。

        对于老先生教授的古文六艺,小云楼倒是也不抗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